人工智能代码编辑器Cursor发布2.0新版,带来两项重要更新:其一是推出自主研发的模型Composer,主打低延迟的代理式程序开发;其二是引入以代理为中心的新界面,让用户能同时启动多个代理,并行处理任务,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果而非文件操作上。
Composer是Cursor针对软件工程调校的代理模型,设计目标是让开发者在大型代码库中实现即时互动并快速完成任务。官方表示,Composer在内部基准测试中的表现约为同级模型的4倍速度,多数响应可在30秒内生成,强调低延迟、高效率的编程体验。该模型在训练时即在真实项目环境中操作,要求能够灵活使用各类开发工具,以符合实际工程节奏。
Composer采用MoE(混合专家)架构并支持长上下文理解,可处理跨文件、跨模块的程序上下文,能够调用多项开发工具,包括文件读写、终端命令执行以及代码库级别的语义搜索,使模型能在多层次开发场景中执行复杂操作。为衡量模型的实际效益,Cursor建立了名为Cursor Bench的内部评测系统,以工程师的真实代理请求为依据,评估不仅关注正确性,也重视是否符合工程实践与抽象设计的要求。
官方提到,在强化学习过程中,Composer被观察到具备主动行为能力,例如进行复杂搜索、修复Linter错误、编写并执行单元测试等。训练过程基于PyTorch与Ray框架,采用异步强化学习方式,结合自研MXFP8 MoE核心计算程序(kernels)与专家并行化(Expert Parallelism)技术,在数千张GPU上完成低精度原生训练,无需额外量化步骤即可实现推理速度优化。
官方在内部基准中将对照模型分为多个等级,例如高速前沿(Fast Frontier)、最佳开放(Best Open)、最佳前沿(Best Frontier)与Frontier 7/2025,用于比较不同类型模型的表现。Composer主打在代理式程序开发中的交互速度与实用性,而最佳前沿级别的GPT-5与Sonnet 4.5在整体能力上仍优于Composer。

除了模型更新,Cursor 2.0也推出了以代理为核心的新界面。新的工作流程允许用户同时启动多个AI代理并行处理任务,系统可通过Git的多工作树功能或远程执行环境隔离各代理作业,避免冲突。开发者可专注于成果而非文件操作,并在需要时切换回传统IDE界面。这种多代理设计可让不同模型同时尝试解决同一问题,系统再自动筛选最优结果,特别有助于应对高难度或需探索多种解法的开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