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关注人工智能 AI赋能新媒体运营

Salesforce修补AI代理平台重大漏洞ForcedLeak

科技智能 admin 浏览

AI代理平台曝高危漏洞,攻击者可窃取CRM敏感数据

最近几个月,多家知名科技企业、奢侈品牌、金融机构和网络安全企业相继传出其云端CRM系统Salesforce数据泄露事件,因此任何与该系统相关的安全动态都格外受到关注。

例如,近期网络安全公司Noma Security披露了一个名为ForcedLeak的安全漏洞,正是此类问题的典型案例。该漏洞存在于Salesforce的AI代理平台Agentforce,虽然目前尚未分配CVE编号,但其CVSS风险评分高达9.4(满分10分),属于严重级别。攻击者可能通过间接提示注入攻击,窃取存储在CRM系统中的敏感信息,威胁程度较高。该公司于7月底向Salesforce报告了该问题并获得确认,Salesforce在9月上旬向Agentforce及Einstein AI用户发布公告,宣布已实施“受信任URL”功能,并强制执行,以缓解此安全风险。

对此,我们进一步向Salesforce中国分公司了解情况。该公司表示,目前已发布修复程序,防止Agentforce将代理输出的数据发送至不受信任的URL。针对提示注入相关领域,公司将持续投入强化安全控制措施,并积极与安全研究社区合作,以便在发现类似问题时能够及时保护客户数据。

关于ForcedLeak漏洞的发现,Noma Security指出,这凸显出AI代理可能因所依赖的受信任数据源中被嵌入恶意指令而遭到利用。攻击者可利用AI在内容验证方面的弱点以及模型行为过于宽松的问题,绕过内容安全策略(CSP),提交存在问题的Web-to-Lead内容,导致Agentforce在处理过程中执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什么是Web-to-Lead?这是一种允许外部用户(如网站访问者、会议参与者或潜在客户)向CRM系统提交信息的功能,常用于会议、展会或市场营销活动,以便从外部渠道收集潜在客户资料。

Noma Security分析ForcedLeak的成因,大致归结为四点:首先,是AI模型的边界控制问题,对查询范围和内容缺乏充分限制;其次,输入验证不足,对用户可控的数据字段未进行有效清理。

第三,源于内容安全策略的设计缺陷,Agentforce的域名白名单机制过于宽松,甚至允许访问已过期的资产资源;最后,与人机交互方式有关,由于员工的查询行为具有可预测性,攻击者可借此触发其控制的数据内容,实现攻击目的。

攻击者具体如何利用该漏洞?他们首先提交精心构造的Web-to-Lead表单,随后等待内部员工使用AI功能进行查询。此时,Agentforce会同时执行正常请求和恶意指令,导致系统检索CRM中的敏感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攻击者控制的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