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图片来源/No Revisions on Unsplash
自于去年7月宣布要放弃于Chrome中封锁第三方Cookie的计画之后,Google本周二(4/22)再度向外界确认,Chrome将维持目前处理Cookie的方式,也不会在使用者遭遇第三方Cookie时跳出提示。
当使用者以浏览器造访网站时,网站会在使用者装置上存放名为Cookie的小文件,记录使用者的登入状态或偏好,此为第一方Cookie;但当使用者所造访的网站含有来自其它业者的广告时,也会自动下载这些第三方的Cookie,广告主即可在每次遇见使用者时,记录并存取其装置上的自家Cookie来追蹤使用者的行为,以投放目标式广告。不管是苹果的Safari或是Mozilla的Firefox等浏览器,都已于预设值封锁了Cookie。
儘管Cookie有违使用者隐私,但仰赖广告收入的Chrome并不想贸然停用Cookie,于是在2019年提出了隐私沙箱(Privacy Sandbox),以更具隐私的方式将使用者分门别类,而广告主则可据此向群组发送广告,并计画以隐私沙箱全面取代Cookie。
但此举惹来许多监管机构、开发人员及隐私团体的质疑,包括怀疑隐私沙箱的安全性,以及Google是否利用隐私沙箱来图利自家广告服务,或者是Google是否企图控制目标式广告的架构。就连广告主也认为这样的方式,不见得能够触及真正的消费者。
总之,现在Google已决定维持现阶段Chrome浏览器处理Cookie的方式,亦即使用者可透过Chrome的隐私与安全设定,来决定是否全面封锁第三方Cookie,而且Chrome也不会在使用者遇见第三方Cookie时跳出新的独立提示,以免影响使用经验。
Google决定将保护用户隐私的力气,花在Chrome的无痕模式(Incognito Mode),该模式原本的预设值就封锁了Cookie,且Google更计画在今年第三季针对该模式推出IP保护机制。
该机制利用两层代理服务器来遮蔽用户的真实IP位址,以防止第三方网站利用使用者的IP位址进行跨站追蹤。
至于已发展多年的隐私沙箱,负责该计画的Google副总裁Anthony Chavez表示,Google现在已经理解,隐私沙箱的各种API在支援整体生态系统上的任务将有所调整。这也意谓着隐私沙箱将从取代Cookie的角色中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