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周三(11月26日)以483票赞成、92票反对、86票弃权,通过一项关于未成年人上网的报告,呼吁欧盟建立统一的最低数字年龄标准,规定用户须年满16岁方可使用社交媒体、视频分享平台及AI陪伴型聊天机器人,13至16岁未成年人在获得家长同意后方可使用。
欧洲议会作为欧盟立法机构之一,负责审议、修改和通过欧盟法规,但无权自行提出法案,必须等待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EC)提案后方可共同立法。因此,此次报告是议会通过政治声明的方式引导立法方向,旨在影响后续正式立法内容,并促使大型平台提前调整政策。
除建议将16岁设为使用社交媒体及AI聊天机器人的最低年龄外,该报告还点名多项具有高度成瘾性的设计机制,如无限滚动、自动播放、下拉刷新和奖励循环,并主张对未成年人默认关闭这些功能;同时计划借助即将推出的《数字公平法》(Digital Fairness Act),打击各类说服性技术,包括精准广告、网红营销、成瘾性设计,以及故意引导用户做出非自愿行为的“暗黑模式”。
报告还提出保护未成年人免受商业剥削,禁止平台向儿童网红提供金钱激励;并禁止以“互动量”(如停留时长、点赞与分享次数)为基础的推荐算法,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根据欧盟研究,97%的青少年每天上网;13至17岁青少年中,78%至少每小时查看一次设备;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表现出“问题性”或“功能失调”的手机使用行为,其模式与成瘾相似。另一项欧盟民调Eurobarometer显示,超过九成的欧洲民众认为保护儿童上网是紧迫议题,担忧社交媒体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网络欺凌,以及亟需有效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内容。
目前,绝大多数社交平台均设有最低使用年龄限制,主要因美国《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COPPA)禁止网站在未获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收集13岁以下儿童的个人信息,故平台普遍将门槛设为13岁。然而,欧盟希望将这一门槛提升至16岁,并全面禁止平台对儿童和青少年实施各类剥削行为。
来自丹麦的报告负责人Christel Schaldemose表示,这些措施将显著提升儿童在线保护标准,欧盟正在划清界限,明确告知平台:它们的服务并非为儿童设计,这场实验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