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ther Lake 核显爆发:Arc B390 跑分碾压竞品,直逼入门独显
随着 Intel Panther Lake 处理器即将在 2025 年下半年正式登场,其搭载的全新 Xe3 架构核显——Arc B390,正以惊人姿态闯入公众视野。近期,知名爆料者 OneRaichu 公布了该核显在 3DMark Time Spy Graphics 测试中的实测成绩:**约 7000 分**,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当前主流笔记本核显,更首次让 Intel 核显真正具备了挑战入门级独立显卡的实力。

性能跃升:翻倍压制 Radeon 890M,超越 RTX 3050
对比当前市场主流产品,Arc B390 的表现堪称“降维打击”:
- 对比 AMD 最新锐龙 8040 系列的 Radeon 890M(Time Spy 图形分约 3300 分),Arc B390 成绩高出 **112%**,几乎是两倍的性能差距。
- 相比上一代 Arrow Lake-H 的 Arc 140T(约 5800 分),提升幅度超过 **20%**,说明 Xe3 架构在 IPC 与并行计算能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成绩已**小幅超越 GeForce RTX 3050 台式版(6323 分)**,尽管 3DMark 跑分不能完全代表游戏帧率,但结合其他基准测试趋势,Arc B390 在 1080p 中低画质下流畅运行《艾尔登法环》《赛博朋克 2077》《原神》等主流游戏已不再遥不可及。
在轻负载测试 Steel Nomad Light 中,Arc B390 同样跑出 **6000 分**,相较 Radeon 890M 的 3200 分提升近 **90%**,表明其在日常办公、视频播放甚至轻度创作场景中,也能提供远超竞品的响应速度与能效表现。
不只是跑分:Panther Lake 或成游戏掌机新标杆
这一性能突破,对即将兴起的高端游戏掌机市场意义重大。目前市面上主流设备如 Steam Deck OLED、AYA Neo 等多采用 AMD APU,而 Intel 正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Panther Lake 的核心优势在于:
- 更低的整机成本:相比采用 Strix Halo 架构的 AMD 产品,Intel 的集成方案省去独立显存与额外供电模块,有利于厂商打造更具价格竞争力的设备。
- 更强的能效比:Xe3 架构采用台积电 N3B 工艺,配合 Intel 18A 制程的 CPU 核心,整体功耗控制优于上代,意味着更长续航与更低发热。
- 软件生态加速:随着 Intel XeSS 2.0 技术逐步适配主流游戏引擎,加上 Windows 11 24H2 对 DirectX 12 Ultimate 的深度优化,Arc 核显的游戏兼容性正快速接近独显水平。
据知情人士透露,已有至少两家中国掌机厂商(包括雷蛇与黑鲨)在内部测试 Panther Lake 平台的原型机,预计 2025 年底至 2026 年初将有首款搭载 Arc B390 的“类 Steam Deck”设备亮相,定价或直指 2000 元档,有望打破当前市场由 AMD 主导的格局。
谨慎看待:工程样片未实测,最终表现待验证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所有数据均来自**早期工程验证芯片(Engineering Sample)**,未配备量产版散热模组与电源管理方案,实际笔记本或掌机中的表现可能略有缩水。此外,OneRaichu 未提供截图或原始测试日志,部分网友质疑数据是否存在超频或驱动优化加成。
但结合 Intel 已公开的 Xe3 架构技术白皮书——包括新增的 8K AV1 编码引擎、第二代 XeSS 算法、以及对 DLSS 3.5 的兼容支持——我们可以合理推断:**这并非一次偶然的跑分突破,而是 Intel 经过数年技术积累后的系统性反攻**。
结语:核显时代,正在被 Intel 重新定义
过去十年,核显一直是“能用就行”的代名词;如今,Arc B390 用 7000 分的成绩告诉我们:**核显,也可以是游戏的起点**。如果 Panther Lake 能在发布时兑现这些性能预期,它不仅将重塑笔记本与掌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更可能迫使 AMD 和 NVIDIA 重新思考“集成显卡”的价值边界。
距离正式发布仅剩数月,我们拭目以待——或许,2025 年,会是核显真正“翻身做主”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