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关注人工智能 AI赋能新媒体运营

Google推私人AI计算平台,率先登陆Pixel 10

科技资讯 admin 浏览

Google全新“私有AI计算”来了:你的数据,云端也碰不得

过去几年,Google的AI功能——比如实时翻译、语音助手、音频摘要——大多依赖手机本地处理。这听起来很安全,但现实是:手机芯片再强,也扛不住越来越复杂的AI模型。想让语音助手听懂你带着口音的中文提问?想让Recorder自动生成五种语言的会议摘要?靠手机算力,要么慢,要么干脆做不了。

于是,Google悄悄换了一条路:把最重的AI运算搬到云端,但——你的数据,一分都不离开你的“数字保险箱”。这就是他们新推出的“Private AI Compute”(私有AI计算)系统,不是简单的“云处理”,而是一套从硬件到协议都为隐私量身定制的闭环体系。

不是“上传数据”,是“在加密舱里干活”

很多人一听“云端AI”,第一反应是:“我的录音、邮件、日程,全被Google拿走了?”——Private AI Compute要打破的就是这个误解。

它不是把数据传到普通服务器,而是通过一套叫“Titanium Intelligence Enclaves”(钛智能隔离区)的硬件级安全环境运行。这套系统基于Google自研的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芯片,每一台云端服务器都像一个“数字保险柜”:

  • 数据进入前,必须通过端到端加密验证,连Google员工都看不到内容;
  • 运算过程在独立隔离的内存空间中进行,与外界完全隔绝;
  • 任务完成后,结果返回你的设备,原始数据立即被物理擦除,不留任何痕迹。

这就像你把一份机密文件交给一个特制的“透明玻璃房”里的助手——他能看、能读、能写,但你一走,玻璃房自动销毁,连纸屑都不剩。

Pixel 10将首发:AI更聪明,但你更安心

这项技术不会停留在概念。据Google内部透露,Pixel 10系列将成为首批全面支持Private AI Compute的设备,带来三重体验升级:

  • Magic Cue:不再只是提醒你“下午3点有会”,而是能结合你的邮件、日历、甚至短信,主动说:“你上周提过想约张总,他明天有空,要不要现在发个邀请?”
  • Recorder:支持自动生成中、英、西、法、日五种语言的摘要,且无需你手动选择语言——AI能自动识别说话者口音和语种,全程隐私保护。
  • 相册AI:未来可能支持“在不上传照片的前提下”,帮你自动整理“去年旅行照”或“孩子成长记录”,连模糊的背景图都不会被云端保留。

这背后,是Google首次将AI推理负载从手机迁移到云端,同时不牺牲隐私——意味着你的Pixel 10哪怕只有8GB内存,也能运行堪比服务器的AI模型。

不只是技术,是态度

Google在官方博客中特别强调,Private AI Compute不是“功能升级”,而是“原则落地”——它直接绑定Google的《AI原则》和《隐私承诺》,并已通过第三方安全机构(如CISPR、ISO 27001)的独立审计。

对比苹果的“私有计算”主要依赖设备端,Meta的AI依赖用户授权数据训练,Google这次的选择,是走一条更难、但更彻底的路:既不要你的数据,又要给你最强的AI。

有分析师指出,这项技术若成功普及,可能成为未来AI产品的“新标准”——毕竟,当所有人都在说“AI能帮你”,只有Google在说:“AI帮你,但不记你。”

未来,这项技术还将扩展到Android TV、智能手表,甚至车载系统。或许某天,你开车时随口问一句:“我昨天和王经理聊的项目进展,能帮我写个邮件摘要吗?”——车机系统能立刻响应,而你根本不用担心,那句话被谁听去了。

这,才是真正的“智能,而不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