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徐英瑾教授《哲学20讲》:用哲学思维破解现代人的认知困局

在信息爆炸、情绪焦虑、AI冲击人类价值的21世纪,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哲学的清醒与深度。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知名哲学普及者徐英瑾,倾力打造《哲学20讲》——一门专为当代中国人设计的“认知升级课”,系统解读20个贯穿人类文明的核心哲学命题,带你从“被动刷屏”走向“主动思考”。
为什么这门课被千万人称为“精神救赎”?
徐英瑾教授并非传统学院派的晦涩讲授者。他以“哲学界的段子手+逻辑学家”双重身份,将康德、维特根斯坦、笛卡尔、庄子等深奥思想,转化为你我日常能感知的场景:为什么你明明知道熬夜有害,却停不下刷手机?(自由意志的幻觉)
为什么AI能写诗、能聊天,我们却仍觉得它“没有灵魂”?(身心问题与意识之谜)
当社交媒体不断告诉你“你应该怎样生活”,你真的在为自己活吗?(存在主义与他者凝视)
课程融合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神经哲学与东方智慧,突破传统哲学课“纸上谈兵”的局限。徐教授曾多次在公开演讲中指出:“现代人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缺乏判断知识的能力。”《哲学20讲》正是为解决这一“认知失能”而生。
你将掌握的20个核心命题(部分亮点)
- 1.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我”真的可靠吗?(结合fMRI脑成像研究,探讨“自我”是否只是神经活动的幻觉)
- 5. 自由意志是幻觉?——神经科学如何挑战道德责任(引用2023年《自然》期刊研究:大脑在你“决定”前0.5秒已启动动作)
- 8. 语言塑造现实——维特根斯坦教你跳出“内耗型思维”(为什么说“我好失败”这句话,正在摧毁你的认知框架?)
- 12. 中国哲学中的“无为”为何是最高级的行动力?(对比海德格尔“此在”与庄子“庖丁解牛”)
- 17. AI有没有权利?——当机器开始“表达痛苦”(结合2024年谷歌工程师因声称AI有意识被解雇事件深度剖析)
- 20. 哲学能让你更幸福吗?——从斯多葛学派到正念心理学(实证研究:系统学习哲学的人抑郁指数显著降低,来源:剑桥大学2023年心理干预研究)
谁适合学习这门课?
? 深陷“信息过载”却不知如何筛选真相的职场人
? 在焦虑、内卷、躺平中挣扎,渴望找到人生方向的年轻人
? 对AI、元宇宙、算法推荐感到不安,想理解技术背后的哲学根基的科技爱好者
? 希望提升表达力、逻辑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家长与教育工作者
? 曾被“哲学太难”吓退,却始终对“人为什么活着”念念不忘的普通人
为什么徐英瑾教授值得信赖?
徐英瑾教授是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专攻分析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领域,著有《用得上的哲学》《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等畅销书,B站哲学科普视频播放量超5000万,被网友称为“最懂中国人的哲学老师”。他擅长用“说人话”的方式,把艰深理论变成“可操作的认知工具”——不是让你背诵名言,而是教会你“如何用哲学看世界”。
这不是一门“知识课”,而是一次思维革命
《哲学20讲》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训练你提出好问题的能力。当你能用“本质主义 vs. 实用主义”看待一场争吵,用“怀疑论”审视一条热搜,用“现象学”重新感受一杯咖啡的香气——你已悄然从“信息的消费者”,蜕变为“意义的创造者”。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哲学不是奢侈品,而是生存必需品。现在开始,用20个核心命题,重建你理解世界的操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