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练了半年还是“竹竿身材”?
健身房里,总有一群人挥汗如雨却不见肌肉增长——明明吃得不少、练得够狠,体重秤上的数字却纹丝不动,甚至悄悄下滑。他们被戏称为“健身卡洗澡会员”,不是懒,而是方法错了。
作为曾经175cm仅52kg、被体检医生严肃提醒“营养不良需增重”的过来人,我太懂瘦子的苦:吃得多拉得多,练完反而更瘦;动作做不到位,肌肉没感觉只有关节疼;计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陷入“努力—挫败—放弃”的死循环。
瘦子增肌难?其实是神经+代谢的双重困局
“瘦子难增肌”并非基因诅咒,而是身体在神经募集效率低与基础代谢率高之间形成的天然屏障。传统训练只关注“上重量”,却忽略了肌肉激活顺序和神经系统适应性;饮食盲目堆热量,导致肠胃负担重、脂肪堆积而非肌肉增长。
卓叔增重团队研发的「增肌入门教学课」,正是为破解这一难题而生。课程基于运动生理学与营养动力学原理,专为“高代谢瘦体型”量身定制,帮你从底层逻辑重建增肌认知体系。
三大颠覆性认知,打破增肌迷思
误区一:增肌=狂吃碳水+蛋白粉?
课程提供动态BMR能量调控模型,根据你的每日活动量、训练强度实时调整摄入配比。更贴心的是,教你用宿舍小锅+超市平价食材,做出5款高性价比增肌餐(如鸡胸藜麦焖饭、牛肉燕麦粥),不靠蛋白粉也能稳定增重。
误区二:重量越大效果越好?
课程首创“肌肉募集顺序训练法”,通过神经激活预热、目标肌群孤立控制、渐进式阻力调节三步走,让你第一次感受到“肌肉在燃烧”的发力感。哪怕空杆训练,也能比别人收获更多肌纤维撕裂与超量恢复。
误区三:天天练才能长肌肉?
独创“渐进式负荷+周期化恢复”双轨体系,科学安排训练日/恢复日/超量补偿日,避免皮质醇飙升引发的肌肉分解。配合睡眠质量优化指南与压力管理技巧,让每一次休息都成为肌肉生长的加速器。
真实学员蜕变案例(数据可查)
● 学员A(178cm/56kg→72kg):3个月增重16kg,体脂率维持12%,现为大学健身社教练
● 学员B(程序员久坐族):6周腰围增加8cm,引体向上从0到15个,告别“排骨胸”
● 学员C(学生党预算有限):月均饮食支出<800元,靠课程食谱实现月增2.5kg纯肌肉
适合谁学?
? BMI<18.5的偏瘦人群
? 训练半年无明显围度变化者
? 学生/上班族等时间碎片化群体
? 对蛋白粉依赖严重想回归自然饮食者
? 渴望掌握“可复制增肌方法论”的长期主义者
现在加入,额外赠送
①《瘦子增肌饮食速查手册》电子版(含200+食材热量/蛋白质含量表)
②“宿舍/家庭哑铃替代训练方案”视频合集
③ 每周三晚直播答疑(卓叔亲自拆解学员训练录像)
④ 终身免费更新课程内容(含最新科研成果适配)
记住:增肌不是玄学,是可量化、可复制的科学工程。当你掌握了正确的神经激活模式+精准的能量调控节奏,竹竿身材终将蜕变为行走的衣架子——这一次,别再让汗水白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