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plexity 正式推出 Android 版 AI 浏览器 Comet,手机也能“一键查全网”
今天,Perplexity 正式将旗下 AI 浏览器 Comet 推向 Android 平台,标志着这款以“搜索即对话”为核心理念的工具,正式从桌面走向移动端。对习惯用手机查资料、比价格、做决策的用户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功能升级,更是一次效率革命。
Comet 在移动端完整保留了桌面端的“智能上下文感知”能力:你可以像平时用浏览器一样打开多个标签页,然后直接对助手说:“帮我对比这五个耳机的参数和最新优惠”,Comet 会自动读取所有打开页面的信息,整合数据,甚至标注出哪家平台有现货、哪款性价比最高。不需要你一个个点开、复制粘贴——它替你完成了整套研究流程。

语音交互也全面上线。通勤路上、做饭时、开车(请确保安全)——你只需说出“这周的机票哪家便宜?”,Comet 就会自动分析你当前所有浏览过的航班页面,结合实时价格趋势,给出推荐。更贴心的是,它还能识别你之前查过的酒店、租车信息,主动提醒:“你上周看的三亚酒店,今天降价了15%。”
不只是搜索,更是你的“数字助手”
Perplexity 没有止步于“回答问题”。Comet 现在能真正“动手”:
- 帮你跨网站比价:在京东、淘宝、拼多多、亚马逊之间自动比价,标注“全网最低价”和“历史低价曲线”;
- 代你填写表单:注册会员、申请优惠券、提交返现信息,只需一句“帮我领这个优惠”;
- 整理购物清单:把你在不同页面收藏的商品自动归类,生成可分享的购物清单;
- 未来将支持密码管理:自动保存、填充、生成高强度密码,并同步到你设备上——这将是继桌面端后,移动端最值得期待的功能之一。
这些功能并非噱头。Perplexity 在10月的官方博客中明确表示,Comet 的核心是“可执行的AI代理”——它不是被动回答,而是主动行动。而这一切,都建立在“透明执行”原则之上:每一步操作都会清晰展示来源、依据和风险提示,避免“黑箱操作”。
AI浏览器大战,安卓战场正式开打
Comet 的上线,让AI浏览器的竞争从“桌面之争”升级为“全平台之战”。
OpenAI 的 ChatGPT Browser Extension 仍限于插件形态;Opera 的 AI 浏览器虽支持移动端,但功能相对基础;而被 Atlassian 收购的 The Browser Company,虽曾推出 Arc Search 手机版,但近半年更新停滞,重心已转向尚未发布移动端的下一代产品 Dia。
如今,Perplexity 成为少数真正将完整 AI 浏览体验带入 Android 的玩家。据知情人士透露,Comet 已在 Google Play 商店开启灰度测试,预计未来两周内向全球用户开放下载。
便利背后,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但专家警告:当浏览器能自动点击、填写、付款时,它也成了黑客的新目标。
安全公司 Kaspersky 在11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AI 浏览器可能成为“钓鱼攻击2.0”的温床——攻击者可诱导用户让AI助手“帮自己登录银行页面”,从而窃取凭证。Perplexity 承认这一风险,并已在 Comet 中引入“权限沙盒”机制:任何涉及支付、登录的操作,都需用户二次确认,并阻止第三方脚本自动触发。
此外,Comet 不收集用户浏览历史用于广告投放,所有处理均在本地优先完成,敏感数据不上传云端——这在当前AI产品中实属罕见。
谁会成为下一个“浏览器之王”?
Chrome 和 Safari 依然统治市场,但用户对“被动搜索”的耐心正在消失。当 AI 能替你读完十篇评测、比完二十个价格、订好机票酒店,你还会手动打开五个标签页挨个看吗?
Comet 的 Android 版,不只是一个新工具——它是对传统浏览器模式的一次挑战。它的成败,取决于三点:
- 是否真能“省时间”,而不是制造新干扰;
- 能否与主流电商、旅行平台深度合作,让“一键比价”不只停留在演示;
- 以及——用户是否愿意把“执行权”交给一个AI助手。
现在,答案就在你的指尖。Comet 已上线,你,准备好让手机替你思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