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正秘密测试“群聊”功能,ChatGPT或将变身团队协作者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正在内部测试一项名为“群聊(Group Chats)”的全新功能,旨在让多个用户共同参与一个对话空间,与ChatGPT协同完成任务——这不只是简单的“多人聊天室”,而是一次对AI协作模式的深度重构。

不只是多人对话,更是可配置的AI团队成员
与以往“一个人问、AI答”的单点交互不同,群聊功能允许用户创建专属对话组,邀请同事、同学或朋友加入,并为整个群组设置统一的AI行为规则。例如:
- 自定义系统提示词(System Prompt):团队可以设定AI扮演“项目管理专家”“学术助手”或“创意文案官”等角色,让AI的回答风格与任务高度对齐。
- 响应模式可调:AI可设置为“全程参与”“仅在被@时回复”或“静默观察”,避免信息过载。尤其适合技术团队在代码评审中使用——只有当有人明确提问时,AI才介入。
- 权限分级管理:群主可指定谁有权限修改AI设置、添加新成员或清除历史记录,保障协作安全。
这一设计明显借鉴了企业级协作工具的理念,而非单纯优化聊天体验。一位参与内测的产品经理表示:“我们用它来做产品需求对齐,AI会自动总结讨论要点、生成任务清单,还能根据我们设定的语气风格,帮我们润色给客户的邮件。”
对比微软Copilot:OpenAI更懂“何时该沉默”
微软在Copilot中已支持共享会话,但其核心逻辑仍是“邀请他人一起问问题”,AI默认持续响应,容易打断思路。而OpenAI的群聊功能更强调“控制权回归用户”。
据开发者社区分析,OpenAI正在测试一种“AI参与度指数”机制——系统会根据群组历史互动频率、@提及率和消息密度,动态调整AI的活跃程度。这意味着,一个专注写论文的学术小组,AI可能一周只出现三次;而一个每日开站会的创业团队,AI则可能成为“隐形会议秘书”。
真实场景:它能帮你省下多少时间?
这项功能对以下人群可能带来颠覆性改变:
- 产品经理:把用户反馈、竞品分析、原型设计讨论全放在一个群组,AI自动整理需求优先级,生成PRD初稿。
- 学术研究者:多个研究生共同撰写论文,AI协助梳理文献、统一术语、检查逻辑结构,避免重复劳动。
- 远程团队:跨时区协作时,AI可作为“24小时会议记录员”,自动归档关键决策和待办事项。
据《The Information》2024年11月报道,已有部分企业客户在OpenAI的“企业测试计划”中试用了群聊原型,反馈显示:平均每个团队每周节省约3.5小时用于信息整理与沟通协调。
12月或正式上线?OpenAI的年底传统
OpenAI素有在年末集中发布重磅功能的传统,尤其在“OpenAI December”期间(如2023年的GPT-4o、2024年的Sora开放测试)。多位行业观察者指出,群聊功能极有可能在12月的开发者大会或官方博客中亮相,并优先向Plus和Enterprise用户开放。
有消息称,该功能或将与“AI工作区”(AI Workspaces)联动,支持群聊历史自动归档至云端、与Notion、Slack、Google Docs打通,真正实现“对话即项目管理”。
趋势已明:ChatGPT正在从“工具”变成“同事”
这不是一次功能升级,而是一次角色跃迁。当AI不再只是回答问题的“智能客服”,而是能理解上下文、尊重协作节奏、主动适配团队文化的“虚拟成员”,它才真正具备了进入专业工作流的资格。
未来,你可能不再说:“让AI帮我写个邮件。”而是说:“@AI,根据我们群里的讨论,起草一份给投资人的进度汇报。”
群聊功能,或许正是AI从“个人助理”迈向“组织智能”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