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关注人工智能 AI赋能新媒体运营

AI导致维基百科的人类访问量下降

科技智能 admin 浏览

维基百科全球人类浏览量下滑约8% 受生成式AI与搜索引擎影响

维基媒体基金会(Wikimedia Foundation)上周五(10/17)表示,今年维基百科(Wikipedia)的全球人类浏览量下滑约8%,主要原因是生成式AI与搜索引擎直接显示答案,改变了用户搜索信息的方式。

负责核心体验与产品的维基媒体基金会资深总监Marshall Miller说明,维基百科与其他维基媒体项目每个月都会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数十亿页面浏览量。他们的算法会将其区分为人工流量与机器人流量,以准确理解人类流量的水平,也有助于限制第三方机器人抓取数据,用于它们的商业搜索或AI服务。为了尽可能保持指标的准确性,他们会不断更新流量的分类方法。

大约在今年5月,他们观察到异常高的人类流量,且主要来自巴西,促使他们展开调查并更新机器人侦测系统。随后采用新的逻辑重新分类今年3月至8月的流量,发现5月、6月的流量异常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为逃避侦测而搭建的机器人程序。在修正后,数据显示维基百科过去几个月的人类流量明显下滑,与2024年同期相比约下降了8%。

这一下滑反映出生成式AI及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特别是现在搜索引擎直接向用户提供答案,而这些答案往往是基于维基百科的内容生成的。除了搜索引擎之外,更年轻的群体更多地在社交视频平台上寻找答案,而非开放网络。此外,这一问题并非维基百科独有,其他出版商和内容平台也感受到类似的压力。

Miller提醒,尽管这意味着部分用户不再直接访问维基百科获取信息,但它仍是这些新兴知识传播形式所依赖的最有价值的数据集之一。几乎所有的大型语言模型都使用维基百科的数据集进行训练,而搜索引擎与社交媒体也优先采用维基百科的信息回应用户查询。这些由人类创造的知识对于推动网络上可靠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重要。

因此,Miller呼吁,他们欢迎人们以新方式获取知识,但同时强调,那些使用维基百科内容的大型语言模型、AI聊天机器人、搜索引擎与社交平台,必须主动引导用户回到维基百科本身。唯有如此,才能让这个全球依赖志愿者与小额捐款维持运作的自由知识体系持续发展。

否则,随着流量减少,不仅志愿者参与意愿会下降,募款来源也会减弱,最终将削弱维基百科维护与更新内容的能力,使自由且可靠的知识逐渐难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