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关注人工智能 AI赋能新媒体运营

Google发布Antigravity:面向智能代理开发的下一代平台

科技资讯 admin 浏览

Antigravity:不是助手,是你的开发搭档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让AI写一段代码,它写完了,你一运行,报错;你改了参数,它又重来一遍;你问它“为什么这样设计”,它给你一段哲学式回答——然后你花了三小时,才把一个本该十分钟搞定的功能做完。

Google Antigravity 不是另一个“智能补全”工具。它不陪你打字,也不替你查文档。它更像是你团队里那个话不多、但特别靠谱的资深工程师——你只说目标,它负责拆解、执行、验证、学习,甚至在你没开口之前,就预判了下一个问题。

从“编辑器插件”到“任务指挥中心”

过去几年,AI编程助手大多停留在“代码补全”和“解释错误”层面。它们像一支笔,你写一句,它接一句。但真正的开发,是构建系统、调试服务、部署验证、迭代优化——这一整套流程,光靠一个聊天框根本撑不住。

Antigravity 把界面彻底重构了。你不再盯着一个代码窗口等AI回复,而是进入一个“任务控制台”——在这里,多个AI助手可以并行工作:一个在改前端样式,一个在调试API接口,另一个在跑性能测试。你可以在浏览器、终端、代码编辑器之间自由跳转,而它们,始终在后台默默推进。

信任:不刷屏,但让你看得清

我们讨厌两种极端:一种是AI每一步都弹窗通知,像唠叨的同事;另一种是它闷头干完,最后甩给你一个“成功”提示,你却完全不知道它干了啥。

Antigravity 用“任务卡片”平衡了透明与效率。每个任务会自动生成一份轻量报告:目标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案、关键截图、浏览器录屏片段、测试通过率——你只需要扫一眼,就能判断:这结果,靠谱吗?

不需要翻日志,不需要看千行代码。你看到的,是人类能快速理解的“工程证据”,而不是AI的思维流水账。

自主:它能自己开浏览器、跑服务、改配置

你让AI“把登录页改成深色模式”,它不会只给你一段CSS。

它会:

  • 找到项目里的主题配置文件
  • 修改色值,重构变量命名
  • 启动本地开发服务器
  • 自动打开 Chrome,跳转到登录页
  • 截屏对比前后效果
  • 运行 Lighthouse 检查可访问性

全程你连鼠标都不用动。等你喝完一杯咖啡,它已经把改动打包成 PR,等你审核。

这不是“自动化脚本”,这是真正理解上下文的智能体。它知道你项目用的是 Next.js 还是 React Vite,知道你用的是 ESLint 还是 Prettier,甚至记得你上次改完样式后,总喜欢加一个 0.5s 的过渡动画。

Manager:你的AI团队总控台

最颠覆的设计,是那个叫“Manager”的新面板。

在这里,你可以同时管理5个、10个、甚至更多AI助手。一个在改移动端布局,一个在写单元测试,另一个在优化数据库查询——它们各自在独立的工作区运行,互不干扰。

你可以随时点击某个任务,直接跳进它的环境,修改代码、添加注释、甚至用鼠标圈出截图里的问题。AI会立刻理解你的意图,继续推进,而不是重启任务。

这不再是“你指挥AI”,而是“你领导一支AI团队”。异步协作,成为现实。

反馈:不是重来,是进化

传统AI工具最让人崩溃的一点:你给一次反馈,它就全盘推翻。

Antigravity 改变了这个逻辑。你可以在助手运行时,直接在它生成的界面截图上画个红圈:“这个按钮太小了,加到 48px。”

或者在任务卡片里写一句:“后端返回字段名要和Swagger一致。”

它不会重启,不会丢失进度。它会定位到相关代码,修改字段名,重新跑测试,更新截图——整个过程无缝衔接。80% 的工作由AI完成,你只需聚焦那20%的关键判断。

这不是“人机协作”,这是“人机共演”。

自我改进:它越用,越像你

每次成功的任务,每次你给出的反馈,每次你认可的方案,都会被系统记录下来,形成你的“专属知识库”。

下次你再问:“帮我建个带OAuth2的用户系统”,它不会从零开始查文档。它会调用你去年在项目A里用过的方案:用 Auth0 + NextAuth,配置了 refresh token 刷新策略,还加了速率限制中间件——这些,全是你的习惯,你的风格。

它不是在“学习通用知识”,它在“成为你”。

未来,你甚至可以分享自己的知识库给团队成员。一个新人加入,你直接把你的“AI工作流模板”丢过去——他上手的速度,可能比你当年还快。

开放、自由、跨模型

Antigravity 不绑定任何一家的模型。公测版支持你自由切换:

  • Google Gemini 3 —— 擅长结构化逻辑和工程推理
  • Claude Sonnet 4.5 —— 长上下文理解、文档生成强
  • OpenAI GPT-OSS(开源版)—— 适合本地部署、私有化需求

你可以让 Gemini 写核心算法,让 Claude 生成用户文档,再让 GPT-OSS 做代码审查——系统自动协调,结果统一汇总。

没有厂商锁定,没有黑箱。你掌控选择权。

现在就能用,免费,全平台

Antigravity 已于2025年11月正式开启公测,对所有开发者免费开放,支持 macOS、Windows 和 Linux。无需邀请码,无需企业账号,下载即用。

项目基于 Electron 构建,启动快、占用低,与 VS Code、WebStorm、Terminal 完全兼容。你现有的项目,直接拖进去就能用。

Google 表示,后续将每月更新一次核心功能,包括:

  • AI 自动写单元测试
  • 与 GitHub Actions 自动集成
  • 多语言项目自动识别与适配
  • 性能瓶颈自动诊断

所有更新将在官网、GitHub 和开发者社区同步发布。

这不是未来,是现在

我们已经厌倦了“AI能帮你写代码”的宣传。真正改变开发方式的,不是更聪明的模型,而是更懂人的交互。

Antigravity 的意义,不在于它能做什么,而在于它让你不再“被工具拖着走”。

你负责想清楚“要什么”,它负责搞定“怎么做”——然后,你还有时间,去想下一个问题。

这,才是开发者该有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