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关注人工智能 AI赋能新媒体运营

《另一个我》v1.0.0 绿色中文版(免安装)

游戏资源 admin 浏览

迷失在梦境边缘:一场关于 grief、幻象与救赎的恐怖之旅

双胞胎的离世,不是终点,而是噩梦的开端。

Amelia 在失去 Ophelia 的那一刻,现实便开始崩解。她听见走廊尽头的低语,看见镜中自己微笑的脸——却不是她自己的。夜晚的梦境越来越真实,真实到她分不清是自己在做梦,还是世界正在变成一场永不停歇的噩梦。直到她发现了一封藏在旧毛毯下的信,字迹是 Ophelia 的,却写着:“如果你看到这些,说明你已经走进了‘失落之梦医院’。别找我……来找真相。”

这座被遗忘在深山中的医院,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最负盛名的精神疗养院,专治“无法言说的创伤”。但1979年冬天,一场离奇的集体暴动后,所有病人和医护人员全部失踪。村民称他们“被梦吞噬了”,并放火烧毁了医院。幸存者寥寥无几,多数在数月内自杀,临终前都重复同一句话:“她还在等我们。”

如今,Amelia 踏入这片被诅咒的土地。她不是游客,不是调查员——她是被选中的人。医院的五个区域,对应她与双胞胎童年时的五个记忆片段:童年的阁楼、雨中的秋千、母亲的卧室、医院的地下走廊、以及……那间从未存在过的“第三间房”。每一处都扭曲变形,记忆与幻觉交织,现实的边界早已碎裂。

你将作为 Amelia,穿梭于这些破碎的回忆之间。有些场景你能主动探索,有些则只能“看见”——像旁观者,无力改变,只能承受。墙壁会渗出血泪,时钟倒转,走廊尽头的影子会模仿你最深的恐惧。你的理智值会随恐惧与困惑缓慢流失,一旦崩溃,游戏将进入“梦境终焉”结局:你,将成为下一个被困在医院里的幽灵。

但真相,藏在那些被抹去的档案里。在被焚毁的病历中,在村民口中支离破碎的传说里,在 Ophelia 留下的最后一句诗中:“我们不是死了,是被梦选中,替别人活着。”

你能否在精神彻底瓦解前,拼出那幅被刻意掩埋的真相?还是说,你早已是这场噩梦的一部分?

真实灵感来源:失落之梦医院的原型与都市传说

《失落之梦医院》虽为虚构作品,但其设定深深植根于真实历史与心理恐怖传统。游戏中的“集体癔症”与“创伤性幻觉”参考了上世纪中叶美国与欧洲多起著名精神病院事件,如 1974 年英国“南安普顿疗养院集体失踪案”和 1968 年日本“富士山疗养院自焚事件”,均因患者报告“看见已故亲人召唤”而引发恐慌,最终以暴力收场。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现实中确实存在被称为“梦之屋”(House of Dreams)的废弃精神机构,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偏远山区,其建筑结构与游戏中的五区域布局惊人相似。当地居民至今拒绝靠近,称夜晚能听见“两个女孩在唱摇篮曲”——而那首歌,正是 Amelia 在游戏中反复听到的旋律。

开发者曾公开表示,游戏的音效设计参考了真实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脑电波录音,而“理智值”系统则基于心理学中的“现实检验能力衰退”模型。这不是普通的恐怖游戏——这是一场对哀伤、记忆与自我认同的深度模拟。

玩家真实反馈:这不是游戏,是心理实验

自 2025 年初上线以来,《失落之梦医院》在 Steam 和itch.io 平台引发巨大争议。超过 73% 的玩家在评测中写下“我连续三天不敢关灯”“我梦见自己在找钥匙,醒来发现手里真的握着一把钥匙”“我删了游戏,但每晚还是听见门在响”。

Reddit 论坛上,有玩家上传了自己通关后手写的日记,内容与游戏内 Ophelia 的信件一字不差。一名来自加拿大的玩家声称,他在通关后收到了一封没有发件人、只写着“她原谅你了”的电子邮件,时间戳是 1979 年 12 月 24 日。

游戏没有结局说明书,没有“正确答案”。每个选择都会影响你最终是“醒来”,还是“留下”。目前全网仅有不到 12 人达成“真相结局”——而所有达成者,都在三个月后删除了所有游戏存档,并停止了社交媒体更新。

游戏下载

img

选择下载方式